张传旭老师前几年沉浸在甲骨、金文的世界里,整天泡在《甲骨文合集》、《殷周金文集成》里面,发愤忘食、乐以忘忧,溯本求源,不懈夙夜。但张老师对自己的作品很不满意,从不展示。我们这些围在张传旭老师身边的学生,看到张老师平时练习时丢弃的一抱一抱的“废品”,在我们看来,有些不但不废,甚至还相当精彩,感到既可惜,又心痛,就偷偷地“抢救”了一些回来。就算为了避免老师的“缺点”,供我们大家参考参考,也让我们少走点弯路嘛!我们好歹说服了张老师,分几次登出来仅供大家参考。
1.识古字夙夜不懈,求新知中西凿通。
2.学于古训乃有获,乐夫天命复奚疑。
3.为天下育人才,为人民谋幸福。
4.以美启善,以文化人。
5.立德树人
6.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
7.长乐未央
8.西南云气来衡岳,日夜江声下洞庭。
9.任重道远
10.紫气东来
11.雏凤清于老凤声
12.此马非凡马,房星本是星。向前敲瘦骨,犹自带铜声。
13.芬至今未沐,路修远多艰。
14.厚德载物
15.花好月圆
16.惠风和畅
17.羁鸟恋旧林
18.厩中多肉马,不解向青天
19.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20.梦里不知身是客
21.纳于大麓,藏于名山。
22.日进无疆
23.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
24.天马行空
25.吾令羲和弭节兮,望崦嵫而勿迫。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26.吾日三省吾身
27.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
28.养浩然正气,复赤子之心。
29.益寿延年
30.游艺来朋
31.终归大海做波涛
张传旭,男,山东莒南人,书法学博士,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,王羲之研究所所长,硕士研究生导师,右军书院学术指导。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,楷书委员会主任。1996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,从师于欧阳中石、王世征教授,1999年获书法专业硕士学位,2002年获博士学位。现已培养书法硕士研究生60余人,多人考入中央美院、人大、首师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。有近20余人成为书协会员,参加全国各类展览获奖百余次。曾在《文艺研究》《书法研究》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;出版著作、教材20余种;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《青李集》《清风徐来》。出版著作、教材《楚文字形体研究》(中国文史出版社)、《黄庭坚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)、《影响的焦虑》(中国书籍出版社)、《书同文研究》(山东画报出版社)、《临摹与创作·米芾》(安徽美术出版社)、《临摹与创作·十七帖》(上海书画出版社)等二十余种。在国家博物馆、中国美术馆、荣宝斋、山东博物馆、山东美术馆等地参加邀请展、联展、个展数十次。
上一篇:张继文 | 青春恰自来